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之前发布了留学生学历认证新规,对于证明信认证做了进一步的规范,从2023年起开始实施!留学生们请留意最新变化哦~证明信是什么?一些海外国家/地区的毕业生在获得学位后数月/数年才会收到毕业证书,而留学生回国升学、就业等事项需要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因此,为了方便留学生回国后的迫切需求,留学生可在学历认证时提供急需认证服务的合理化证明材料 (比如:用人单位函件、录取通知、考试通知等),持院校注册部门开具的官方证明信,在线提交认证申请。证明信规范有何变化?2022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了关于“证明信”的认证规范。近期,留服中心收到证明信的数量明显增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各国各校格式不同,审查难度大;·证明信与最终学位证信息有出入,影响就业/落户;·拿到最终证书后再
除夕这天,美国多所前30大学接连曝出了2023年的重磅招生数据!今日,纽约大学、塔夫茨大学以及弗吉尼亚大学都相继公布了他们的最新招生统计。根据他们公布的录取情况结果来看,美国各大学除了申请数量都持续上涨的趋势外,并且招生群体也明显日益多样化。以下是各校的招生详情:纽约大学:本科申请比去年增加14%2023USNews全美综合排名:252023年申请总人数:近12万人2022年录取率:12.2%(供参考)位于纽约城市中心曼哈顿的纽约大学(简称NYU),成立于1831年,是美国唯一一所位于纽约心脏地带的私立名校,一直是世界精英追寻梦想、大展拳脚的聚集地。纽约大学(NYU)1月19日宣布:今年一共收到了近12万份2027届新生申请,总数量比去年(10.5万份)增长了13%——这是NYU连续第1
时间进入1月中旬,绝大多数美国高校申请已经截止。随着留学申请季第一阶段的收尾,近日,美国大学申请系统CommonApp发布了截止2023年1月1日的美国大学申请统计数据报告,通过这份报告,小圈带你一起了解2023年美本申请的最新动态!(*CommonApplication是美国本科申请的通用申请平台,有超过900 所美国私立综合大学、私立文理学院和公立学校均使用CommonApplication。)CA申请数据报告重大变化导览:1、相比疫情前的申请季,今年总申请人数增长了20%!2、国际学生申请量首次超过10万!国际申请学生数量较疫情前水平飙升45%,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依然是是中国。3、提交标化分数的学生比例略微下降。4、相比疫情前的(2019-20)年,三年间公立大学申
春节,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中国,属于中国,任何企图抢走它的行为都不可接受。图源:推特而大英博物馆在官推上,竟然将中国春节写成“韩国农历新年”来宣传,是懂惹怒中国人的。大英博物馆已删推只能说,大英博物馆真的是低估了团结的力量。中国网友集体“出警”,在评论区用中英双语纠正大英博物馆:春节起源于中国,不是韩国的。图源:大英博物馆官推评论区这官推平常发个动态只有寥寥几十条评论,而写着“韩国农历新年”的动态则爆了上万条评论。图源:大英博物馆官推现在大英博物馆已经把写着“韩国农历新年”的动态删掉了,官推页面上已经刷不到了。真是大快人心。当然,能让大英博物馆删推的,不仅是中国同胞在推特上的行动,很多人在线下也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比如有同胞写联名邮件投诉大英博物馆,或者买些糖果送给周围的人并
在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新年前夕,大英博物馆的一条日更“庆祝韩国新年节目表演公告”推特被网友评论为“为你感到羞耻(Shameonyou)”,数万条回复内容谴责博物馆的不负责任。Google而这样低级的错误,让很多网友无法买账,有的甚至直接调侃到,那么以后就可以说“HappyKoreanChristmas!”、“HappyKoreanHalloween!”、“HappyKoreanThanksgiving!”,把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冠上韩国产。twitter@britishmuseum评论twitter@britishmuseum评论twitter@britishmuseum评论twitter@britishmuseum评论细心的网友还挖出了大英博物馆2013年的“打脸”推特,在20
兔年到啦!小C哥哥先来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兔年暴富,好事成“Two”~音频打卡(BGM:Thebestisyettocome)“兔年”用英文怎么说?想要表达中国的生肖年,最地道的说法就是:theYearofthe+动物,比如“兔年”就是theYearoftheRabbit。要注意两个要点:有两个定冠词theYear和动物名都要大写SpringFestival,whichfallsonJan22,marksthebeginningoftheYear oftheRabbit.1月22日是春节,兔年来了!完整的十二生肖英文如下:“闰月”怎么说?这个兔年由于多了一个闰二月,一共有384天,那么你知道“闰月”在英语中该怎么说吗?“闰月”实
HESA发布了最新一版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在2021/22学年,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国际学生人数继续增长,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是国际生主要来源。01 中国留学生人数再创记录在2021/22学年,中国大陆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学生人数为151,690人,中国香港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学生人数为17,630人,再加上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的少量学生,2021/22学年,在英国读大学的中国学生总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人!02 印度学生人数飞涨到英国留学的印度学生大涨50%,达到 151,690人,与中国学生人数的差距进一步缩小。03 欧盟学生继续下降数据显示,非欧盟学生入学总人数从2020/21学年的452,225人增加到559,
美本早申录取放榜已逐渐接近尾声,从今年的录取大数据来看,中国学生拿到Top30和Top50院校的offer数量整体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拿到了美国名校的offer呢?此次,新东方国际教育联合新东方前途出国,统计了中国学生及新东方学员在早申阶段录取到美国Top50院校的学生的申请背景,并对录取学生的语言成绩和学术水平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希望能为意在申请美国名校的学生和家长带来参考,更好地做好规划准备!#录取学生背景分析#录取学生来源城市从全国早申录取大数据来看,虽然今年美本Top30院校录取的学生仍然集中在北、上、广、深及江浙地区的一线城市,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合肥这五个内陆城市的名校录取率上涨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美国本科的录取更加看重学生多元化的申请背景
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慨,感觉过去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时间也过得很快,还来不及回顾,就已经是新的一年了。但回看这一年,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许多事情,因为诸多不确定的变化,让原本的计划一次次落空。许多国际教育的家庭也是如此,反复的网课让孩子和家长都经受了不小的“考验”,不确定的市场,也让原本富裕的家庭开始精打细算……012022年国际教育妈妈的钱包瘪了有家长晒出了疫情这几年的花销账单,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节省了。2020年,一年花个200万+不在话下;2021年,支出就减少了100万;等到2022年,直接降到了百万以内。向下滑动查看在这一年中,不时听到有家长聊起,孩子同学家里的公司,因为各种问题而难以为继,甚至有的孩子还在海外读书,家里一时却拿不出学费。持续的疫情,让大家的钱包鼓不起来了,连华为
疫情进入第三年,很多人发现今年才是“最困难”的一年。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而言,面临着名副其实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为历史最多!而现实是,当下全球性的经济下滑,不仅很多公司招聘冻结,连一向“不差钱”的亚马逊、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也开始大规模裁员。根据最新的报道,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500万人,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259万人!均刷新历史记录!高校毕业生在考研和考公中严重“内卷”,背后是人才和岗位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尤其是最近北大、清华等名校博士毕业生去中学和县级政府考编制的新闻,更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些现象是中国所特有的还是全世界普遍的?哈佛等海外名校的毕业生是否也有同样的就业困境?今天,我们汇总了北大、清华和哈佛、麻省理
夏校经历不仅仅是大学申请的一次演练,更是对你目前成就的一次试金石。在校园内学习你感兴趣的专业会加深你对这个领域和学校的了解,也可以让你发现你与学校的匹配之处,而这些经历都可以成为未来申请中有意义的部分。斯坦福大学人文夏校StanfordSummerHumanitiesInstitute,简称SSHI,是含金量极高、也是申请难度极高的美国人文类夏校之一。根据往期学生数据,参加了SSHI的学生约有35%最终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如果“哲学、历史、文学、电影”听起来是你的菜,那么你就应该试试SSHI。01 SSHI体验作为一个高选拔夏校,SSHI在知识的获得上,得到了同学们的交口称赞。@知乎答主Davie“夏校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让我们自己做研究并且在教授和博士生的教导
看点今年,不少夏校开始恢复线下授课。同时,国内疫情政策的放开,也让不少国内的留学家庭,再次考虑试着申请夏校。不过,随着夏校申请者越来越多,不少顶尖夏校的录取条件也水涨船高,与之相应的费用也愈加高昂。那么,夏校是否还是留学家庭一个值得尝试的选项呢?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都是选择海外夏校的关键时期。过去两年,受疫情影响,绝大部分夏校项目都只能改为线上进行,参与度和体验感都难免受到影响。今年,已经有不少知名夏校明确表示将恢复线下,留学圈里炙手可热的耶鲁全球青年学者项目(YYGS)、宾大沃顿商业领导力夏校(LBW)、斯坦福人文夏校(SSHI)等都赫然在列。再加上国内疫情政策放开,出境游不再困难,访校计划、线下夏校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可,随着越来越多的申请者涌入夏校,夏校的名目、种类之繁多,也让选择
LSE经济系是LSE每年申请人数最多,但也是最难被录取的专业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LSE不仅要求申请者。对经济专业有深刻、全面的了解,还要求学生能体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就是——阅读。LSE不仅对申请者的阅读量、阅读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本科学习阶段的阅读量也非常大,所以建议从高中阶段就开始培养英文阅读能力。所以LSE经济系为申请者推荐了对应书单,不用担心被高深的学术词汇吓到,这里的每一本都是广收专业学者和普通大众好评的佳作,读起来轻松,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经济知识。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TheUndercoverEconomist作者:TimHarford为什么咖啡店都设在街角?同一家超市为什么有人觉得哗众取宠有人觉得物超所值?堵车的背后竟有经济学原理?本书是
有多少目前正在等LSEoffer的小伙伴,请举个手让小编看到!每年申请放榜LSE都可以说是G5里最“沉稳”的一个,经常是一拖就到3-5月份才大批量下offer。LSE不仅放榜慢,offer难拿也是一直令人瑟瑟发抖的,LSE为何offer率低?最新录取数据说明很多问题!PART123fall发offer情况12月15日,惊现LSE金融学conditionaloffer,这可能是今年第一封LSEoffer,这个惊喜真是让人“措手不及”!据说这位小伙伴mathsfurthermathseconBio预估4A*,PS非常学术性,可以说95%都是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课程量身定制的。目前LSE和UCL绝大部分专业还在“蓄力”中,只见拒信,不见offer。包括LSE、UCL、帝国理工,往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是每年申请季的热门target,有些专业的申请要求与牛剑相比,也不相上下。LSE今年仍然秉承[先到先得]的原则,专业招满可能随时截止申请~随着LSE官网更新,我们也能看到LSE最新公布的专业录取数据。今天队长就挑一些热门的金融、经济、管理等方向专业,帮大家整理一波申请人数+录取率。来看看你的目标专业的申请难度吧👇 LSE-热门专业录取率 根据LSE官网信息,最新更新的是2021年申请+录取数据。金融方向MScAccountingandFinance录取率:16.7%2021年申请总数:1048;2021年入学总数:175;申请量比去年(983)小幅上涨,录取率降低。MScFinance录取率:6.2%20
作者:美华转载:图解美国导 读美国的经济和股市在2022年,走过了40年以来最为震荡的扑朔迷离的-年,股市自3月份开始,快速下跌,中间略有反弹,但整体呈熊市趋势;美国的通胀数据创40年的新高,目前仍维持在7.1%。这将导致2023年美国经济和股市的继续急剧动荡,直接考验着执政党—民主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影响到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本文将从华尔街投行和基金公司对2023年经济和股市的预测分析,从而开拓对未来经济和政治走向判断的视野。如何解读冰火两重天,截然相反的两种走势的预测?对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作出宏观预测。彭博公布的2022年12月30日,最后-天交易日的股市和其他经济值标,如下图所示。道指下跌8.8%;纳指下跌32.8%;标普500下跌19.4%;美
在新的一年里,“双减”走势如何?校外培训市场发展趋势如何?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给出了“答复”——“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会上明确了新一年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其中明确,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职业教育方面,会议明确,要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构建“一体两翼”
《新闻周刊》(Newsweek)是一份于纽约出版,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周刊。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周刊,当然有时它的广告收入超过了后者。在发行量上,它超过了《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在这三份期刊中,《新闻周刊》通常被视作观点比《时代》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更自由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立场则最为保守。《新闻周刊》(Newsweek)是美国时政杂志中因评论优秀而获得荣誉最多的周刊,与《时代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它是一份在纽约出版,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周刊。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周刊,但是有时它的广告收入超过了《时代》。在发行量上,它超过了《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新闻周刊》(Newsweek)总部设在纽约,2003年在全球有22个分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