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SCIE深国交备考2024及校园生活
罗音英Susan
深国交2010年毕业生
本科毕业于美国阿格尼斯斯科特学院,硕士毕业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现于美国贝勒大学读第二个硕士学位
复杂而神圣:一个音乐系学生的管风琴历程
关于茱莉亚和皇家音乐学院(RAM)
对于我这种非音乐学院附小附中里长大的人来说,突然来到音乐学院——而且还是这么好的音乐学院----刚开始很兴奋,但越往后越陌生,这种感受是非常复杂的。好在仅仅毕业后不到一年内就意识到今夕非比,现在再回头看更是恍然大悟。茱莉亚教的内容和方法都非常实用,恐怕将会是终身受益。
ASC大三排课时发现学分超前了,考虑大四可能闲来无事,加上周围人怂恿“你个学音乐的不去欧洲学学你会后悔一辈子”,便到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RAM)交换了一学期。
开学后,始料未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抢!琴!房! 10个学生就俩琴房,一台琴还长鸣不能用,我这种被美国南方女校惯坏的人着实满脸懵逼了好几周。刚开始上课周周挨批,因为,没,琴,练,啊!委屈得不要不要的。后来不看排期表了,搬张椅子坐琴房门口,谁出来了直接找他拿钥匙进去,不好意思啊……
从伦敦飞回亚特兰大的前一天傍晚,乐颠乐颠地跑到当初打算去的卡斯商学院门口照了张相,对着玻璃墙感慨万千。
茱莉亚管风琴琴房情况比伦敦时好点,琴房有三个,有些学生还基本不出现,他们在自己任职的教堂练了。但,剩下也还有6个人呢,都想在那台电子系统的琴上练,排完后的时间就靠抢了。
说到其他课程,音乐理论复习课的Briggs老师教得极有水平,具体可参考元杰的一篇帖子,网上随便搜都能找到。他文章里提到的另外一个Dubal大爷确实上课就是吹水的过程,直到有一天有个钢琴学生弹了首肖邦,杜大爷稍微改变了一下呼吸跟连奏,瞬间那曲子风格出现了霍洛维茨的影子。视唱练耳不算难,尤其到了后面出现SATB四个谱号的赞美诗,作为一个管风琴学生必须狂笑啊。纯键盘技巧啊数字低音那些刚开始特头大,从小练钢琴的娃也不一定搞得定。压力最大的是一周上一次台的演出课,还是对外公开的,全校没听说哪个系像我们这样的。
当时的专业老师,全名保罗·亚伯拉罕·雅各布斯,我一直认为他年轻有成得归功于他有三个圣经人物的名字。15岁在3500个家庭的天主教大教堂任职,毕业于柯蒂斯和耶鲁,26岁开始在茱莉亚教书,27成了系主任,34拿到了格莱美。在纽约的日程就是教学生、偶尔会见客人、练琴、查邮件,出差就是去演出,估计是以终身献给管风琴事业为目标了。出门永远要让学生查谷歌地图和照相,因为他那诺基亚翻盖机没那俩功能。
关于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大概是:第一学期,恰好所有现任学生和部分毕业生要弹个纽约古典乐广播电台WQXR的巴赫马拉松,他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独自一人弹了巴赫马拉松,你们现在这么多人一块儿弹,没理由弹不好。你们全都给我练琴去。”没错,他大四还在柯蒂斯上学时就独自一人弹完了18小时的巴赫马拉松。我们能怎么办?老师牛逼,任何学生再嘟嘟囔囔也照样得夹起尾巴老老实实练琴去。
系里学生成长背景基本天主教和圣公会五五开的比例,偶尔会有一两个长老会的。我曾经问过别人美国教派出了名的多,为啥在一个管风琴系里宗派却偏得这么明显,回答说主要原因是天主教和圣公会的音乐传统非常强,偶尔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管风琴的小孩儿。第一学期因为巴赫马拉松的缘故全系练了一学期的巴赫,第二学期直到毕业,保罗给我布置的曲子至少三分之一都是天主教基于格里高利圣咏的曲子,其实没有巴赫难,但旋律全都没听过,练得那叫一哭爹喊娘啊。
关于茱莉亚其他方面引用下自己在豆瓣上的回答:
其他系怎样我不清楚。我们系人少,琴房没窗户,老师经常来查房,听到钥匙声回头一看,“哎?老师你有事吗?”
然后人家总是笑眯眯地回答说,“没事没事,我就来瞧瞧。”
最后有一次没忍住跟他说“你真的好像中国老师哎!”令我始料未及的是人家笑得前仰后合……
哦对了,顺便提一下,我们老师超级负责的,完全没有听说过自己出去演出丢下学生不管的事儿(当然有些学生也确实牛逼,整天不练琴拉着谱子上台视奏-_-!),课会补,邮件照回,最夸张的是演出中场15分钟还给人电话回留言。夜夜不练琴到两三点不睡觉。老师都这样,做学生的压力山大不敢不练琴。
每次其他系的童鞋来踢馆,进来永远第一句话是“哇,你们琴房好大!”
还有被各种羡慕每周3小时在Paul Hall练琴的福利~~他们貌似只有演出前才有三小时?我这算拉仇恨不?
食堂我去得不多但觉得还能接受,虽然很多人吐槽跟渣渣一样。可能因为我去过更差的吧……比萨饼很脆现烤的,不过比我去过的其他任何一所学校要小一圈。
有次没睡醒进电梯,上到第二层还是第三层楼时一个坐轮椅的白头发老爷爷出去了。顿了五秒后才反应过来那好像是帕尔曼……
三楼的琴房原来靠抢。2015年秋改成刷ID了,方便不少。
目前贝勒大学时期
自来到贝勒大学后,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在贝勒读第二个硕士。首先我很明确不读博。我这种人真的没有什么耐心把一个作曲家祖宗八代都挖出来写在纸上。相比谁恋爱了所以写了什么曲子,或者谁心碎了所以用了什么新的技法,再要么就是谁染上了梅毒早死所以没能留下更多宝贵遗产之类的烂事,我真宁愿去给观众们或者教友们讲五遍音栓或者纠正十遍错音。再考虑到我已经有个纯演奏的文凭了,弄个不一样的吧,反正管风琴课啊合唱课都是计划上的。
我当时选校的标准是,要在美国南部,是教会学校,有好的管风琴老师,提供全额奖学金,学校附近有大型超市。最没得商量的是必须要有好的合唱项目,茱莉亚没有合唱,其他越来越多音乐学院也都没有合唱了。满足所有条件的只有贝勒大学。
简单介绍贝勒大学两句。贝勒大学是全世界最大的浸信会大学,也是德克萨斯州历史最悠久的连续开办的学校。现任老师全名伊莎贝尔·德麦尔,作为海外教授参加过几次中央音乐学院的管风琴与双排键艺术节,所以国内有些小伙伴知道她,为了不用说那么多字叫她老贝。法属加拿大人,母语为法语。
还没开始学业前,老贝问我能代她去北京永宁教教修女们吗?我一听乐翻了,六年前的好奇点啊,立马兴高采烈地表示我去我去,再然后她开始生动地跟我描述她在永宁街上见到了带毛带血的牛头……(后来我去没见到)
这位老贝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人物。她最大的特点是做事快,难以跟上她的速度,弹琴快,走路快,说话快,还经常嫌弃我们回她邮件的速度。据她说,她爸曾经出差到中国20多次。后来我们一交谈,发现她去北京的次数比我还多。这直接导致她问我这个不知道,问我那个也答不上来,最后还出现一个中国人追在加拿大人身后坐北京地铁的奇观,而且快得追都追不上。再要么就是等人的间隙去浏览酒店商品的蹩脚英文翻译,还兴冲冲地指给我看(能想象我满脸有多少黑线么?哪个正常的中国人回到中国不看中文介绍要去看英文?)再不就发生类似如下的对话:
老贝:上次我住的地方外面路可难走了。
我:你怎么知道?(同时纳闷她的任何行动不都该有人接送么?)
老贝:我自己走到活动地点的。
我:这怨谁?是你自己不要人接,偏要自己出去乱窜。
老贝:(楞了两秒)谢谢你指出这个事实。
我说错了吗?我说得没错啊!好奇宝宝老喜欢从住处溜出来东瞧瞧西看看,我能怎么办呀?
考虑到老贝曾经在北京试图让我吃烧烤蝎子,真心隔空感谢央音沈媛老师拿牛肚和猪大肠让他们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
管风琴小科普
先讲一个小故事。在深圳音乐厅最近的一次演出,因为我现在是教会音乐的专业,选曲前接到善意提醒,怕选曲选得“太宗教”观众听不懂。这是实话,我曾见过因选曲太偏导致观众离席的状况。但问题是,其实这些曲子我都是从茱莉亚的演出课上听来的,作业也是茱莉亚的老师布置的,真的跟我现在念的教会音乐专业没有太多关系;我在教会音乐系董事会上弹了德梅西厄的感恩赞后,老贝被系主任约谈了。事实上,以目前浸信会音乐发展的大趋势,可能我弄个电吉他或者架子鼓才更专业对口……
扯远了扯远了。我想表达的是:管风琴怎么用,跟具体场合有关,尽管外国人一提到管风琴的反应也是“那是教堂里的乐器”,但有很多产于教堂的曲子可以适用于音乐厅,错不在曲子本身,选曲、曲目顺序、音栓设置才是重点。
学术界所讨论的管风琴(Pipe Organ)特指靠真管子发音的管风琴。它们常见于音乐厅以及中大型教堂,小型的也存在于一些骨灰级音乐爱好者家中。拿深圳音乐厅的琴举例,它既有机械演奏台也有电子演奏台,不管使用哪个演奏台,都是同一套管子发声。由于机械演奏台靠联动装置拉开管子下面的阀门,故而机械演奏台不可移动,一般位于管子的正下方。电子演奏台的原理是每按下一个键,通过电线传导信号,对应的阀门会被拉开。换句话说,电线有多长,电子演奏台就能挪多远。过去两三百年造的琴,都是只有机械演奏台,因为没!有!电!
一般来说,欧洲演奏家喜欢用机械演奏台,因为很多欧洲历史名琴都是没有移动演奏台的,而北美的则会选择移动演奏台。除了习惯问题,还有纯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机械演奏台根据手指按键的缓急,可以控制阀门开关速度,且很多曲子基本上碰了机械琴就知道该怎么弹、用什么速度弹了;讲得搞笑点,用移动演奏台的弹奏速度是靠肾上腺素和想象来控制的……现在的技术还没有达到能模仿机械触键的效果。
电子管风琴(Electric Organ; Electronic Organ; Digital Organ)指代则不统一,国内有将电子管风琴等同于双排键电子琴的情况,但是在欧美,双排键有特定的名称叫做Electone。一般来说,电子管风琴特指仅具备移动演奏台、通过真琴声音数码采样由音箱发声的琴。这种琴存在的原因很现实,为了省一笔与管子有关的开支(比如原始购买,后期调音、维护等)以及空间(安装音箱而不是管子),多出现于中小型教堂或供家庭个人练琴使用。要是难以理解,可以简单理解成钢琴和带钢琴音色的单排键电子琴的关系。
管风琴上的键盘分成手键盘(Manuals)和脚键盘(Pedals),顾名思义,手键盘用手弹,脚键盘用脚弹。现代手键盘每层有61个键,从C1至C6共五个八度。手键盘的顺序由罗马数字标注由下往上数,最下层的为I,倒数第二层为II,以此类推。
最常见的键盘有三种:主键盘(Great Division),一般为最下面或倒数第二排的键盘,音色最夯实的音管都位于主键盘上。另外两种为副键盘(Postive Division)和强弱键盘(Swell Division)。副键盘的位置为第一或第二排,取决于哪一排没有被Great占用。与主键盘相比,副键盘上音栓音色较弱、较柔和。强弱键盘位于第三排,对应的管子安装在一个名叫强弱音管箱体(Swell Box)的木制盒子内。该盒子上的百叶窗由表情踏板控制开关,打开时声音变强且明亮,关闭则渐弱且变闷。
其他常用的手键盘还有:号角键盘(Solo Division;Bombarde Division),回声键盘(Echo Division)。号角键盘只包含非常响的簧片音栓,功能类似于交响乐团中的正在进行独奏的管乐。回声音管与其他管子安装距离间隔较远,比如说,如果其他所有音管都安装在教堂最前方,回声音管会安装在教堂尾端,以产生对话的效果。
脚键盘同样也是有音高的键盘,两个半八度到G键。 除此之外,位于脚键盘上方、外观像汽车油门的几个踏板叫表情踏板(Expression Pedals),有些大型琴上有多个对应不同键盘强弱音管箱体,开关均由表情踏板控制。此外,还有一个踏板名为渐强踏板(Crescendo pedal),渐强踏板并非通过百叶窗的开关而是叠加音栓达到渐强的效果。预设好音栓后,每打开固定的角度,对应的音栓会依次自动弹出。
手键盘左右的或者上方的圆形、方形装置为音栓(stops),用于控制音色和音高。因涉及到英德法三种不同的语言,以及各国琴厂不同的造琴理念,在此不详述音栓名称。配音栓有一定的原则,细微之处根据不同的琴师有差异,造就了管风琴演出不可复制的声音效果。
常见音栓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别:主音栓(Principals),笛音音栓(Flutes),弦乐音栓(Strings),簧片音栓(Reeds),泛音音栓(Mixtures),变音音栓(Mutations)。 值得一提的是,最美的弦乐音栓都位于强弱键盘上。音栓上的数字代表音高,8’指标准音高,4’指高八度,16’指低八度。换句话说,8’音栓打开时,A3发A3的音;4’打开时,A3发A4的,A16’打开时,A3发A2的音。2’和32’可以此类推。
其他重要装置如下:
键盘叠加装置(coupler)。键盘叠加装置的意思是把一层键盘的音色叠加到另外一层键盘上。比如II/I的意思是保留I键盘本身的音色,同时叠加II键盘的音色;这样,仅仅在I键盘上弹奏却会同时发出I和II两排键盘的声音。
手按钮(piston)和脚踏按钮(toe stud),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音色存储按钮。他们的作用都是改变预存的音栓组合,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每个不同编号的按钮可以存储一套音栓组合,同样编号的手按钮和脚踏按钮的储存完全一致。当我演奏一首手键盘复杂的曲子而同时需要换音栓,可用脚踢脚踏按钮改变音栓,反之亦然。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www.scieok.cn/post/686.html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