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化教育理念 » 正文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8944 人参与  2023年04月12日 18:33  分类 : 国际化教育理念  评论

IVY Day过去了,各家榜单纷飞。

北师大实验毫无疑问霸榜,收获了哈耶普在内所有藤校的offer。
普林斯顿2枚、布朗5枚、杜克5枚、康奈尔4枚、宾大3枚、达特茅斯3枚、哥大4枚、耶鲁1枚,以及斯坦福4枚(数据为RD+ED总和)…
对北师大实验来说,这种发挥很平常。只是今年4枚哈佛offer还是震到了家长,毕竟在往年,这可能是国内总量…
放榜的日子,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爬藤成功者的背后,许多人正在默默承受失败的痛苦——
一个顶尖外籍学校的小孩SAT1580,Com App全拒,只拿到UCB加州伯克利和加州戴维斯两所学校Offer;
14门AP申请CS一路拒信和Waiting List,后来录到卡耐基梅隆大学 IE;一个SAT1580男生只申到纽大数学!本来很郁闷直到后来知道,纽大今年中国学生SAT中位数是1540;
还有,美东TOP10美高娃,GPA排名前三,画一手好画、各种俱乐部做义工,跟着哈佛教授做生物论文有推荐信,被哈佛、芝加哥、霍普金斯全拒后,想拿UC保底,结果伯克利也拒了,唯一拿到UCR;
往年UCB和UCLA能发近10枚offer的学校,今年UCB居然颗粒无收!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2张

这些申请败北的案例,一个比一个震撼人心。这么优秀,怎么能是这种结果?
所以,比起关注藤校offer的数字、今年花落谁家?哪所学校是黑马?我更想追问一个问题:
他们,为什么爬藤没有成功?
01 
学神爬藤的样本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看看爬藤成功样本是什么样的?
以今年拿到哈佛offer的小孩为例,一个「业余诗人」还热爱理科,线性代数自学成才,研究方向是量子计算——量子比特门对量子干扰和退相干纠错…
坦白说,这个题目我都读不顺溜,却是一个高中生所做的研究。
这肯定不是被所谓的顾问设计出来的爱好,这根本设计不出来。如果自己没天赋、兴趣和好奇心,怎么会知道有这么一个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
再说说,业余诗人的文学造诣有多深。初中写诗后出版过诗集,形容自己人家会说「万仞山壁如一粒沙平放在心底」…
这已经不是纯粹文学层面的修为,而是哲学层面的自我认知和文学之美的结合。
最后走的英美双申。牛津录的数学,哈佛录的是文学+数学。从结果来看,数学是大佬,文学也是大佬,而不是数学不能走,才走文学这条道路去申哈佛。
另一个拿到哈佛申请的小孩,则是个典型的文科大神。
SAT1590,12门AP满分的成绩外还有concord review、pioneer的发表;打辩论(SZ International Debate)、研究欧洲文学和历史,欧洲史成绩全校最高。这样的文科造诣,全国也就这么一个!
最后拿了美本TOP录取大满贯,横扫哈佛,宾大,杜克,西北,JHU,康奈尔,威廉姆斯,阿默斯特等…
从今年这些爬藤成功的案例来看:
标化接近满分、AP选个12门,这些东西就是入场券。
那些被藤校青睐的学神们,要么是文理通才,均衡发展且单项没有弱势;要么是单科造诣超越了凡人理解的水准,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能与之匹敌的竞争者。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就是在他们亮瞎眼的履历中,没有任何刻意制造、人工的痕迹,他们所抵达的学术之境…
除自己外,无人可渡。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3张图片来源:mikizhou

02 
非典型性成功
我觉得今天爬藤成功的小孩,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阵营:
一种是技术性成功。
凭借家庭资源托底做精心规划,从标化到竞赛、社会活动、文书都研究透彻的技术性胜利。
比如每年凭借竞赛突围多善于做规划。人大附ICC的CS竞赛,读美高冲AMC,这群小孩讲究的是稳扎稳打。
另一种,则是非典型性成功。
他们没有所谓的标化满分,也没有从小的规划,甚至有些是完全依靠自己成长起来的草根,爹妈给的资源非常有限。
爬藤甚至没有ACT和SAT分数,AP只考了寥寥几门还没拿满分,但仍然靠着某些方面的独特优势得到了藤校的青睐。
去年我采访的一个17岁的上海小孩就很典型。
隔离期间主动承担起社区团菜团长的角色,帮助了一个社区的人。后来我写了他的故事,更多人知道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不可改变的态势尽了自己的力。
后来,他申到斯坦福的夏校,RD拿到达特茅斯和哥大两个藤校offer,文理TOP还有Carleton和CMC。
他的优秀不是我们之前习以为常的那种——标化卷上天、活动360度无懈可击,他的优秀在于,当一个年轻人面对真实问题挑战时,所以表现出的内在稳定性、应变力和责任感,这恰恰是「精装一代」所欠缺的。
当然,这种成功不可复制,我称之为「时势造英雄」。但从offer的结果家长还是可以看到:今天的藤校在找什么样的人?
有个研究国际教育多年的朋友精辟总结:
从这个孩子身上能看到他对生活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一个人能重新去理解生活,在日常的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到不平凡的的意义,这是未来社会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
这也是藤校选拔最核心的标准。
能踩中这个点绝不纯粹凭运气,任何成功都不全依靠偶然性。他在青春期的自我对抗和末日生存的兴趣里,早做好应变的准备
当时我写完他的故事,全网至少500万流量砸在他的头上,我一度担心他是否接得住,因为你知道,短时间内被过度关注,压力会导致人心失衡。
他接住了,表现得荣宠不惊…
换一个17岁年轻人看看,几个能做到?只怕还在家跟爹妈吵架拌嘴呢。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4张

图片来源mikizhou

03 
中段学霸的爬藤逻辑
大神有大神的路,奇才有奇才的神通。所以最后爬藤失败率最高的,反而是中段学霸,为什么呢?
他们人人不缺傲人的标化、琳琅满目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打竞赛做公益,各个还有时间搞琴棋书画。
光是看他们三年爬藤规划路线图,我就能看到精疲力尽。密密麻麻,总有一种被时间撵着跑,生不如死的感觉。
这么拼,怎么还会失败呢?
有个专门做藤校申请的朋友跟我说,还真不是这样,大部分中段小孩失利很多就是因为「懒」。
我不相信!爬藤的小孩还需要爹妈和老师推,他们不把学校老师盘问到废,还爬什么藤啊?
她说,因为很多小孩认为自己聪明可以偷懒,觉得自己想到就可以做到,所以被自己骗。脑子够用但行动跟不上,最后很难出成果。
中段学霸想爬藤成功,就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比你强的人多了去了,只有做好推土机,才有一线生机。
脑子打不过的时候,屁股就要动起来。像小霸王电池永久续航,片刻不歇,和学神拼不过智商,那就拼勤快,哪怕拼体力拼耐力,也能拼过那些前赴后继的竞争者。
朋友说,很多事足够坚持也是可以的。
当然,信息差和战略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谈曲线救国,主要是针对顶尖大学比如TOP20乃至TOP10,因为TOP50其实也不太需要考虑。
对于顶尖的孩子,要么文学大神需要天赋的,要么理工大神靠脑子,中间层想成功,基本需要文理兼修然后走战略申请,需要做到学术的兼容性。
技术性成功也分两种:一种靠天赋,一种靠命。
有个连二本都考不上的小孩,在国内爹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读的都什么啊?花钱送到美国上社区学校。就她那个水平,加上申请的仓促,进的学校也是很渣很渣。
但真的是运气来了挡不住。
凭借她在国内积攒的那点数学水平(可见美国高中数学平均是有多差)居然在学校拔得头筹,持续霸榜三年,申请到了美国名校。
原因是美国名校坚持搞生源均衡,所以精英学校主线录取外,穷校的尖子生也会被他们垂青。就这样莫名其妙躺进了大学…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特点就是风险大。今天家长为了给小孩保藤,几十万的顾问机构都一找两三家,光申请上百万,就是不想冒一丁点儿的风险
选择其实就是一场豪赌。可能是「鸡头凤尾」的问题,赌赢了,就是双赢。每年很多国际学校都在寻找这样的学生撑住门面,但也有赌输的。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5张

图片来源unsplsh

04 
爬藤失败的几个猜想
藤校录取到底有没有「潜规则」?这里尝试回答几个家长最聚焦的问题。
第一,藤校对录取性别+专业是否有特殊偏好?
总有很多家长问,是不是男生+文科这种组合,会更容易被藤校录?
名校录取是有性别申请的区别的,比如理工科同等水平下,女生优势相对明显。但是这个跟男生录文科是两个概念。
在朋友申请TOP10成功案例里,理科生比社科生还要多一些。
目前理科还是中国小孩的优势项,因为中国的教育土壤其实很难培养出顶级的文科生,这个不是一代人可以轻松搞定的
一旦出现一个顶级的文科生,这个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也是不容小觑的。当然也有天赋型选手,这个就真的无解。她之前见过两个小孩,爹妈一句英文不会但娃自学6国语言…
从结果看过程,爬藤的捷径只有「提升文学素养」!
很多家庭从小在英语和数学上花时间,忽略母语。文学素养这个东西,是最难短期有成果的,拼的都是积累。
第二,美本TOP故意在减少中国生源的录取吗?
并不是,当家长以为是,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首先,八大藤校「录取下降」存在总体下降趋势,这是全球化的趋势(之前哈佛校报曾发表文章)。原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普及的意义在被挑战…
还有对本地生源升学的保护。这在国外到国内都一样,新加坡国立40%是自己的本国生,才有几个名额留给国际生?
去年6月份州政府拟议的最新预算修订案,从22年秋季开始的五年内,加州计划减少UC系统三个最受欢迎学校——UCB、UCLA、UCSD的非加州学生比例,22%减少到18%,为更多本地生让路。
对中国这一代小孩来说,还拥有极特殊的人口红利。
他们大多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生,大多有外籍身份却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公立国际部。从家庭教育、升学策略、甚至身份上,都比别人更有准备。
他们夺走了国内读书的中国籍小孩爬藤的名额,因为对美本来说,他们虽然是美籍但海外读书属于国际生池。
第三,美高比国际学校拿藤校offer的机会更大吗?
从掌握的升学数据看,寄宿美高的录取优势其实在降低。
一个比较可能的原因是:国内美籍娃越来越多,他们经过公立国际部的锤炼,比美高更能打。
这跟家长心态有关:很多人觉得美高是弯道超车,选择读美高是因为在国内卷不动了,退而求其次。
但实际上,用这种心态读美高很容易拼不过,产生心理落差…
去年CK录斯坦福的男生,GPA满分+SAT1590,有concord review发表,同时hope journal 主编,还有ROSS, SUMAC以及SSHI的夏校。这样的成绩在顶尖Boarding School才够到斯坦福。
可想而知,美高卷成了什么样子…
一句话:想爬藤,没捷径。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6张

图片来源unsplsh

第四,限制选校会避免爬藤学霸相互踩踏吗?
有些公立校国际部会限制选校,原因是避免优秀学生过于集中申请产生相互踩踏。
比如十一,所以十一的录取是稳的,每年大小藤都会雨露均沾;
北师大实验不限制选校,但内部调控也做到了大满贯,几乎横扫TOP10;
但也有,顶尖的国际学校限制申请,具体就不点名了,最终录取结果并不理想。
无论怎么样,每年总会有些倒霉蛋啥都没有。这个真的就是运气极差的,跟申请多少学校并无直接关系,可能间接关系都无…
有时候,选择就是比努力重要啊!
那些失败的爬藤分母,不是不够优秀,有的只是欠缺一点儿运气,赛道上遇到大神级选手,棋差一着败北…
卷无结果,一声叹息。
第五,进Feed校,保险系数一定高吗?
很多人都相信,爬藤有Feed校,我也信。
比如北师大实验、深国交每年TOP10的录取那么高,跟他们毕业生在大学表现优秀密切相关。
录取成绩突出,就能拿到优先掐尖的机会,把最顶尖的生源握在手中,而藤校也认可这套逻辑,就没必要再花时间大面积扫简历;
合作时间越久,高中对大学的需求越了解,大学对高中培养模型越透彻,于是形成了持续的feed关系。
只是这种关系并不稳固。有时是生源品质支撑,学神量大不至于失掉体面。
但尖子生多了也有问题。特别成熟的名校,比如北师大实验,有机会爬藤的娃进去不一扛打,毕竟强人多太多了!
UWC有传承的说法,可一届学几百,有多少真正能得到核心,这个也要心里画个问号。

最后还是看家长怎么选。只不过,成功永远是「事后诸葛」:结果好,那就是选择对了,结果不好,就是选错…

这种东西实在很难讲,只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就好像你打开密码锁的那个瞬间,听到的「铛」一声,锁芯环环相扣,才能知道做对了什么。

美各藤校更容易录取什么样特质的学生 中国家庭正被藤校抛离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7张

图片来源unsplsh
05 
爬藤成功学
别逗了!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爬藤成功学?
爬藤冲牛剑的方法有没有?有。
最近朋友分享了她求学的经历,也许可以给家长一些启发
她从小就自觉努力,属于那种爹妈拯救银河系才能换回的小孩。但自我要求越高越易折,她对挫败感的接纳不高,可周围大神那么多,怎么可能一直赢?
有一次她生气跟爸爸吵,说努力这么久注定还是个普通人。她爸爸只是淡淡回了一句,能做到普通就很好。
后来父母送她读美高,给了她更多选择的机会,因为感觉当时考清华困难。大学期间学习压力她拿过F,但她父母从没因为成绩失望,只说「只要你能想明白为什么就OK」
后来她从牛剑一路读到芝加哥,人生并没有被一个F毁掉,而是一步一步走出了优秀的样子。
她说,小孩一生不是到进了大学就结束的,进了哈佛也不一定能靠自己找到工作,进了MIT也不代表不会挂科;人生路太长,长到你有机会回头看,发现大学可能真的不算什么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震撼。
爬藤家长前赴后继,孩子辛苦家庭疲惫,但失败的分母们还是占据了大多数,无人问津。
当然,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也并不觉得这些努力毫无意义。
但我还是想问:太紧绷的人生,对小孩来说真的好吗?适当的松弛感,是不是能让我们靠得目标更近?
我也没有答案。
大部分父母会比小孩更在意结果,而患得患失。可人生又不是他们的,为什么总是放不下手里那根线呢?
每年总有一些拿到名校offer的小孩跟我吐槽自己挫败的人生:有的曾是个英语一枝独秀的学渣,隐藏自己数学无能多年;有的吃了十来年的抗抑郁药物,最后名校录取到手不去…
他们用各种方式,反抗家庭施加给他们的命运。
如今美本标化已卷无可卷,也并没有让大藤对中国学生更加青睐。就算offer刷屏,也改变不了一些中国家庭正在被藤校抛离的事实
家长前赴后继投入金钱、时间和资源,力求达成藤校的每条标准,真的有意义吗?
前几周据说伦敦有个名校,几十个人抢一所小学六年级学位,40%是中国人
而与之对应的,是伦敦小升初的一个主流考试,在去年加大了英语强度,降低了数学难度,据说是为了遏制中国人的优势…

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硬是把美本弄成了一个加强版的中国高考,一场比中国高考更加费时费力也更加残酷的马拉松比赛。

@张一冰说

拼命卷的结果,只是让我们的小孩花了多时间,去学习一辈子都用不到东西,忽略了人生才是最大的难题,要且行且珍惜。

参考资料:
[1]《被藤校抛弃的中国家庭,怎样才能放过自己?》,来源淘智天下/Jane Li。


本节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Miki粥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www.scieok.cn/post/4056.html

国际化教育理念  微信公众号:scieok
微信号:ScieOk_cn

加微信,发送 2021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支付宝账号

财付通账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深国交2023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深国交2021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