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化教育理念 » 正文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2591 人参与  2023年01月11日 21:10  分类 : 国际化教育理念  评论

看了最近冷到像是“冰川纪”的美国大学早申榜单,小M妈这样跟我吐槽。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张

她觉得,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到后来还是“洋高考”!还记得小学时,孩子每天跟着外教,上课开心得像做游戏,

初中又遵循美式教育“寻找激情”的理念探索自己的各种兴趣,

可到了高中,大家却还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分数”上,每天纠结GPA和托福、SAT成绩,升学却一年比一年卷,托福115,SAT1550也会被美国Top20拒绝;剑桥的面试要刷掉60%的人……

小M妈不由得感叹: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加入“鸡娃大军”,把孩子的各种考试成绩搞搞好,现在也能少走许多弯路。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2张

这其实也是许多中国家长共有的困惑:

为什么国际化学校要“快乐教育”?为什么美国大学不喜欢被“鸡”出来的孩子,而是格外看重寻找兴趣?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3张

为什么要“快乐教育”?

国际化学校的气氛,普遍比公立学校要活泼轻松,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外教,他们总对孩子说好听的话或鼓励的话,而且上课很有意思。

然而不少家长也担心,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业标准好像就放松了。为何不能严肃认真地学习呢?

其实,近代西方教育也经历了从“严肃认真的学习”到“快乐学习”的过程。

20世纪初,西方教育也是非常强调严肃认真的,对学生体罚很多,很多关于英国公学的故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40年代有个严厉的老师,对于学生的不逊,他的口号是:ACTION,REACTION。

也就是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都要有及时的严厉反应,这样才能维持秩序。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4张

这类想法,其理论基础在二十世纪流行一时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里有清晰的解释。

当时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认为:

无论天性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意的样子”。

他甚至在1924年所写的《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任何一个人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乞丐和小偷。”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儿童是由环境塑造的,而环境在家长的控制之下,那么,只要用严格的行为主义方法来养育孩子,就能成才。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5张

所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许多关于育儿的书都非常畅销。他的方法当时被数以万计的家长们所接受,华生夫妇自己也身体力行。

不过, 后来人们慢慢意识到,这样的方法基于极端的情感疏离,存在着巨大的误导性和潜在的伤害性。

因为本质上,这种行为主义的原则,就是觉得人的大脑活动是“不可测量”的,所以只注重于对可观测的行为的影响。

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只关注那些“可测量”的行为,比如要求学生们课堂表现很乖,考试成绩好,至于孩子喜不喜欢学习,有没有把课堂的内容真正听进去,既然无法量化观察,则置之不顾了。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出了精密的心理学量表测试,更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直接观察到大脑活动,只关注行为早就过时了。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6张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国际化学校的成绩单不是简单的分数,而是一套包含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自主能力等多维度的量表,和心理学量表就颇有共同之处,比起单纯的分数,更能反映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

而且,如果教师过于严肃,学生出错时便加以斥责,甚至讽刺挖苦,那么学生就难免会产生焦虑和学习心理障碍,从而压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焦虑和压力下“鸡”出来的孩子,根本就不是美国大学想要的学生。

这样的孩子,学习动力基本上都是由家庭或者社会期望所推动,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美国大学的申请机制,就在从各种方面筛掉这样的孩子。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7张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8张

为什么美国大学不喜欢“鸡”出来的孩子?

考试成绩,无论是我国的高考还是美国的SAT/ACT,可以看出学生在那个节点的学业水平,但是看不出TA是怎么达到这个成绩的。

是家长和辅导老师“鸡”的,还是自己出于热爱学的?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不再采用标化考试,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许多家长会问:

大学毕竟是学习的地方,孩子只要达到一定的学业标准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关心他的学习动机呢?  

因为从漫长的一生来说,“鸡”出来的孩子和自主学习的孩子,哪怕考试成绩一样,未来的的潜能和发展空间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之所以会认真学习,先是来自家长的“你应该好好学习”(You should)的信念,此后,再内化成“我应该好好学习”(I should)的信念。

而这种信念,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凯伦·霍妮的理论,其实是不健康或“有毒的”社会环境,在个体身上创造出的不健康信念系统。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9张

如果一个学生的想法不是“我想好好学习”,而是“我应该好好学习”,他的内心就会分裂为二:

  • 有着真实欲望的“真实自我”;

  • 和为了满足“I should”的要求奋力挣扎的“理想自我”

假如“真实自我”达不到到“理想自我”的期望,则会由于消极反馈而产生第三个自我——“被鄙视的自我”

按照霍妮的说法,“I should”是我们“与命运谈条件”的基础;

  • 如果达到了,成为学霸,我们就会神奇地相信自己控制了客观现实;

  • 而要是达不到,变成学渣,那就得每日面对着“被鄙视的自我”了。

一个不健康或“有毒的”社会环境,表现就是社会价值观过于一致,不包容不同的个性或能力。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0张

在传统学校里,“一致性”显然是非常严格的,就是守纪律和成绩好,成为“高考考得很好的人”,但按照概率,大部分人是达不到的。

结果,就好像去年流行的《我的二本学生》提到的,这些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就算是考得好一些的少数人, 由于所谓“好”有很多层级和歧视链,所以,哪怕已经上了985,也会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上清北,上了清北会觉得自己和学校里成绩最好的那些人简直不是同一种生物……永无止境。

接下来,在大学以至于后来的择业中,面对竞争的积累和资源的稀缺,总是会不断遭受失败,最后为了实现身心平衡,自然就会走向“躺平”之路了。

其实,这里面的转折方向,根据心理学家弗里兹·皮尔斯的说法,不是应该让孩子接受这个“ I should我应该”, 而是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I want我想要”,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原因。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1张

这其实也是招生官期望在申请文书中看到的。

因为再好的大学能做到的,其实也不过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促进发展的外部环境,但有自主性的学生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和期望来影响他们的环境,使得环境提供更多他们需要的东西,这样的学生才更有前途。

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发现美本的大学申请文书中,总是能看到一些“改变环境”,也即克服困难的故事。

有些人可以觉得故事是编的,但其中对于困难或生活转折点的反思,其实是很难编出来的。

如果能对自己的努力经历有足够的反思,那么这个孩子在大学的学习乃至工作中,就有更大的可能性能克服困难、善用机会、取得成功,而毕业生的成功,当然就是母校的成功。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2张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3张

不要让18岁成为孩子“成就的终点”

我最近看了《纽约时报》挑选的一些大学文书。感觉对于十八岁的年轻人来说, 能做这么深刻的思考真的很了不起,虽然事迹各不相同,但是分析起来,都可以看出对于“I want我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

比如,在一篇里,作者在中学经常尝试各种球类、拍短片之类的活动,结果她的新移民父母很生气:

他们认为我的活动是没有重点的分心,使我远离了上大学的门票。我很快明白,我父母的愤怒并不是源于失望,而是源于不熟悉。“

家长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认为孩子唯一的出路是直接致力于考大学,所以认为孩子追求兴趣就是走了弯路,也就是提出了You should .

而小作者则认为,她这是在选择的海洋中自我发现,因为,充分利用她这代人的特权的最佳方式,就是“探索我所有的好奇心。”这就从家长的 you should 过渡到自己的I want。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4张

另外一篇,则思考了父母对子女的奉献牺牲,和他自己决定做出牺牲的区别:

由于居住地点的遥远,这位作者经常需要父母长距离送他上学。

漫长的车程让我沉浸在思考中。我经常思考我所拥有的一切,以及我周围那些为我取得今天的成就而做出牺牲的人。”

这种内容我们中国家长很熟悉,家长为孩子做出了很多奉献牺牲,这孩子必然也以此感受到了“You should”的压力, 会努力学习。 

但是他不止于此,也加入了更深入的思考,因为他也花了很多时间做自己喜爱的游泳训练:

但我开车去游泳训练时,感觉却不同。这些只是为了我自己。设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使我获得了力量。在早起、决定牺牲睡眠和自由时间之后,艰难的晨练激励我冲破障碍。”

所以,这位小作者也成功地达到了“I want”的阶段 ,并进而认为:

我可以将这些经验贯穿于大学、我未来的事业、我的个人生活。”

这样的孩子,必然未来可期。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5张

当然,大学毕竟面对的是一个个十八岁的学生,未来“更可能成功”的标准其实也就是个玄学,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在于这些申请者是刚刚结束青春期进入成年。

那么,要判断他们的特质,除了标化和GPA和竞赛所体现出的现有学术能力,从文书上最好能展现什么特质呢?

我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学校想要“成熟又可爱”的学生。

“成熟”意味着这个申请者有一定成绩,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同理心,而可爱呢,则意味着拥有青年人特有的闯劲和真性情。

归纳起来,成熟而可爱的高中生,就是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但是潜力还非常大,具有内驱力和行动力,而不是已经在长期的备考过程中身心俱疲了。

这种“成熟可爱”,其实是非常典型的青春期特点。在现代,申请大学的这一年,正好也是青春期结束进入成年的时间。

进入20世纪,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才第一次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了青春期的概念。

他从18世纪德国文学的狂飙运动得到灵感,青春期“渴求强烈的情感和新的感觉……单调、常规和细节是不被容忍的”。

花了几百万接受国际化教育,为啥到后来还是“洋高考”?  国际化教育理念 第16张

对自我和环境的意识大幅提升;对事物的感受更加敏感,感官上有自己的追求。

  • 所以,一方面,这是个相当敏感脆弱的时期。霍尔认为青春期是非常容易产生抑郁的,他总结了一条“心志消沉曲线”,孩子从11岁开始就容易产生抑郁,在15岁达到高峰,到23岁才逐步好转。现代研究发现了类似的模式。

  • 但是,另一方面,“青春期是一次新生,在此刻诞生了更高级、更复杂的人类特质”。所以,在霍尔看来,青春期事实上是让一切变得更好的必要开端。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是需要非常小心的,需要鼓励和理解,而不是指定一个目标要求他们去达到。

如果他们在这一时期寻找“I want”,不断地发挥出最高潜力,那么18岁就只是他们的起点;但如果一路在“I should”的路上被家长老师推着走,那么18岁或许就会成为他们成就的终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www.scieok.cn/post/3811.html

国际化教育理念  微信公众号:scieok
微信号:ScieOk_cn

加微信,发送 2021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支付宝账号

财付通账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深国交2023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深国交2021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