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SCIE深国交2021备考及校园生活的信息发布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去国际学校,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群会送孩子出国留学。
给大家罗列一下,上海成立时间比较早的国际学校,年代最久远的差不多有100多年:
国际学校大量聚焦上海,其原因到底是什么,艾老师今天就好好和家长们分析一下。
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城市。既有摩天林立的大厦,也有古典的中西式建筑。在上海推进构建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融合,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
图源:UnsplASh
海派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开放性: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
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糟粕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图源:Unsplash
也正是因为海派文化在上海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才会孕育出多元融合,开放接纳的价值观,而这样的价值观也烙印在了上海人的身上,同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上海人”。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也被这所城市吸纳,将世界上优秀的文化,艺术,思想等通过教育输入到“新上海人”的血液里。
国际学校的兴盛不止文化因素的支持,它同时也需要市场的运作,接下来艾老师就从“继往开来的上海人”和“络绎不绝的外国人”两方面谈谈:需求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滩头,所谓“上海滩”是对它的最合适当称呼,它是远离府治的乡村僻地,处于经济发达地域的边缘。历史上苏州府和嘉兴府是两个大府,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松江府却比较落后。
然而,上海又面临东海,碰上了特殊的机遇,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以后,成为一个自由发展的租界,有相当长时间的市民自治。
作为沿海地区,又面临长江入海口,长江流域发达的水运系统给上海带来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靠近海洋又是上海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另外,上海工业化起步早,利用沿海地区带来的经济优势以及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方面,合理的产业结构作为上海经济的支撑为上海聚集了庞大的人口吸引力,金融业的发展又为上海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商业氛围。
历年的城市GDP产量对比中,上海稳居第一名的宝座,继往开来的上海人,就这样一步步踏入了富裕的新时代。
腰包鼓足的同时,上海人的精神也是充盈的,在教育理念上,大部分上海家长摒弃了分数至上的想法,更多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
图源:Unsplash
于是,上海家长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国际教育的路线,理由如下:
高考的独木桥竞争压力太大,选择的空间较小;
国际化的硬件条件;
特色课程丰富,自由选择;
注重素质化,全人化教育;
小班教育,突出个性;
双语文化,国际交流;
衔接海外名校。
经远播教育研究院统计,选择国际学校的上海家长工作和教育背景:大多为中高层职位和本科学历。
当需求饱和时,就需要建设更多的国际学校来满足,于是,上海的国际学校有了今天雨后春笋般的局面。
全球范围来说,目前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架构。
“互联网+”和产业跨界是这轮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智能经济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创业是这轮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出现高成长的瞪羚和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是这轮新经济的最佳结果。
上海一直在探索新经济、打造创业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平台,力争走向全球经济的前沿。
图源:Unsplash
所以,上海极其重视跨国创业,这也为上海的经济注入新的血液。
近年来,硅谷多个著名众创空间入驻中国,它们的第一站都选择了上海,如Plug and Play与张江合作、Funderspace与漕河泾合作,等等。
美国有一批一流的众创空间在批量生产创业者,其中有一些是专门为全球创业者服务的。上海应该引进这类具有全球创业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在美国叫加速器),如Techstar。
上海甚至还拥有着中国内陆唯一一座迪斯尼乐园。
图源:Unsplash
优秀的外资公司随之带来大量全球各地的高精尖人才、投资商等,为了留住这些人持续建设上海,推动上海经济的的持续发展。
上海的买房政策对于境外人士会友善一些,只需:
护照及护照中文翻译
购房地区境内工作超过一年的证明
在购房地区首次购房的证明
在境内无其他住房的书面承诺。
于是,大量的外籍人士长期根植于上海,在这里成家立业,有的甚至带来的亲属定居在此。
现在,当你走在南京路步行街上,走在城隍庙小吃摊上,走在东方明珠宝塔下,当你穿梭在人民广场地铁站里,或是坐在外滩西式咖啡厅里,你所到之处都有外国人的影子。
在上海到底有多少外国人(常住人口)?
据上海统计局详细统计,截止2018年底,上海常住外国人超过17万人。在2005年的时候,上海的外国人只有10万人,到了2015年的时候,外国人增加到17.8万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千多人。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2020年2月22日下午,上海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外办(港澳办)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张小松曾透露过:目前上海常驻外籍人士约20万。
新闻源:上观新闻
面对庞大的外籍人口基数,他们的子女也需要接受教育,而这种需要很难被上海的大部分学校满足,所以外籍子女学校就应运而生。
另外,我们不得不说存在的现象,那就是现在一些条件富足的上海家庭选择了移民,或者只为孩子改了外国的国籍,等他们拿到绿卡,孩子也会送到上海的外籍子女学校就读。
2019年第三名上海包玉刚重回中国国际学校第一名,两年前位列第一;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新入50强;
20所学校新入百强,其中来自上海最多,有6所;
46%的百强学校来自华东地区。上海最多,比去年增加4所,以27所超过北京重回榜首。
接下来看一下上海国际学校排名TOP10:
全国第一,较去年上升2位
2.上海中学国际部
全国第四、上海第二,全国排名较去年下滑3位
3.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全国第六、上海第三,全国排名较去年下降1位
4.上海平和双语学校
全国第九、上海第四,全国排名较去年下滑2位
5.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
全国第13
6.上海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浦东)
全国第15
7.上海美国学校
全国第15
8.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全国第23
9.上海协和国际学校
全国第25
10.复旦附中WLSA国际课程班
全国第27
2020年初是一个不太平的开端,疫情使得国际学校举步维艰。但走过了半年的2020,上海的国际学校面临过很多艰难的局面,也有太多让人焦虑的意想不到。
相信,经过2020的洗礼,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将建立应急机制,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次疫情给予我们的机遇远胜过暂时的挑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远播国际教育
推荐阅读:
Social Science Essay Competition (By Richard Driscoll)
牛津模联亚洲线上会 | 快来看!第一期会议现场直击及奖项公布!
【视频】深国交2020年安托山校区 -- 探秘深圳最壕的学霸学校(上)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www.scieok.cn/post/1202.html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